不辱拼音 :bù rǔ
不辱注音 :ㄅㄨˋ ㄖㄨˇ
⒈ 不辱没。不耻辱。
⒈ 不辱没。
引《论语·子路》:“使於四方,不辱君命。”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
⒉ 不耻辱。
引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服役不辱言不讥,从我 荆州 来京畿。”
⒈ 不屈辱。
引《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三国演义·第九回》:「妾身已事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
1、能临危不惧,宁死不辱的人才是真正有骨气的人。
2、很多报道称赞她,说她为守贞洁,宁死不辱。
3、众人听到他临死时说‘宁死不辱’四字,知他如此不顾性命的和段延庆蛮打,乃是受阿紫渔网缚体之辱,早萌死志。
4、先帝非容易创立基业,今一旦弃之,吾宁死不辱也。
5、今主公听谋士之言,欲降曹操,此真可耻可惜之事!吾等宁死不辱。
6、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