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慵懒貌;精神不振貌。
⒈ 慵懒貌;精神不振貌。
引巴金 《秋》一:“‘是,我去就是了。’ 觉新 懒洋洋地说。”
冰心 《三年》:“湖柳,被水熏的被风吹的也醉了,懒洋洋的不时刮起几丝长条来,又困倦的垂下了。”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周仆 哼了一声,拾起筷子懒洋洋地吃着。”
⒈ 倦怠、无精打采的样子。也作「懒丝丝」。
例如:「他最近总是懒洋洋的,做什么都不起劲。」
1、太阳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升起来了。
2、田野里,玉米棒子正在变黄的衣服里懒洋洋地睡觉,半红半绿的辣椒象害羞的小姑娘,用衣服遮住了自己的小脸。农民伯伯忙碌着,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3、猪吃完食乖乖地走到圈里,懒洋洋地躺下了,还不时地哼哼两声,好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这匹马,全身皮毛黑发红,红中透亮,油光水滑,像刚从油缸里跳出来似的。
4、圆圆的西瓜懒洋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