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动听的言语和伪善的面目取悦于人。
例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英artful words and insinuating countenance;
⒈ 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引《书·皋陶谟》:“能哲而惠,何忧乎 驩兜,何迁乎 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悦之。”
《水浒传》第八三回:“寡人已自差人暗行体察,深知备细,尔等尚自巧言令色,对朕支吾!”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他真是一个巧言令色的小人。”
⒈ 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可是一点也不诚恳。
引《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西游记·第三二回》:「你做出这样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甚么巡山,却又在这里笑他!」
1、不可巧言令色,曲从苟合,以求人之与己也。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他是一个巧言令色的卑鄙小人。
4、讲台之上何谓无碍辩才,通常即指学究所以为的巧言令色。
5、善于巧言令色的人,表面上跟你十分亲热,其实往往别有用心。
6、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
7、第三种人没有采纳批评的诚意,只是巧言令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