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

用敌军造句

敌军造句

1、 欲阻止持有搭桥装备的敌军渡河,那是困难的。如果拦截桥道的军队的目的是在施行包围,那么,司令官在认清了自己不能有效地阻止渡河之时,就应立即设法在敌人之前赶到河流与他施行包围的地点之间的处所。

2、 一位主将不应过于重视俘虏的报告,因而轻信自己对敌军地位的猜测为正确,除非那些报告与先锋队的报告相符合。

3、 被俘敌军举起了双手,吓得浑身发抖。

4、 作战线的方向只能指向敌军中央或其两翼之一。除非在兵力占无限的优势,才可以同时对敌军的正面和两翼采取行动。否则,在任何情况下,假使对敌军正面和翼侧同时采取行动,那都是犯了极大的错误。

5、 要塞是一种极不可靠的防御手段,反而常常对敌军有利。因为敌军可以先加以夺取然后把它变成他们的军火库。

6、 进攻军队应特别力求彻底突破敌军,然后选择能促进胜利的地理点作为尔后行动的目标。

7、 我军趁着夜色,悄悄埋伏在敌军阵地的前沿。

8、 敌军的行动已受到我军的钳制。

9、 夜幕下,侦察员屏息凝神,观察敌军的动静。

10、 面对一力量集中、交通便利的敌军,而使自己的各部队分散作战、彼此失去联络,那是违反正确原则的。

用“敌军”造句 第2组

11、 敌军屡吃败仗,士气低落。

12、 必须在敌军还分散的时候,出其不意地袭击他们。

13、 一场激战,敌军死伤不计其数

14、 面对占有阵地的敌军作侧翼行进,特别是敌军占有高地而你必须在其脚下列队行进,那是一件最鲁莽最违反战争原理的事。

15、 战士们冒着呼啸的子弹冲向敌军

16、 坚持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应该集中所有力量打击敌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同时我方军队要尽可能地集中行动。克劳塞维茨 

17、 井冈山上我军痛击了敌军

18、 古德里安说过闪电战缺点是:"若遭遇占物量优势的敌军,而他们又能集中运用,则闪电战的攻势一样会被击败。”。

19、 天亮了,仍不见敌军有什么动静。

20、 侦察员用机警的目光监视着敌军的动静。

用“敌军”造句 第3组

21、 对敌人退却线进行威胁的目的在于切断敌军的退路,因此只有当敌人真正下定决心退却时,这种威胁才能够达到目的。

22、 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

23、 我们堵住了敌军的来路。

24、 我军所向披靡,很快打垮了敌军

25、 敌军占据了重要的关口。

26、 拂晓前,我军突击队悄悄靠近了敌军阵地。

27、 敌军在我们的猛烈攻击下土崩瓦解了。

28、 乘胜阻止败退的敌军的集整,是骑兵的责任。

29、 堡垒在攻击战中,与在防御战中同样有用。无疑的,它们本身不能阻挡一支军队的前进,但它们是延缓、障碍、削弱、并困扰一支胜利的敌军的优良工具。

30、 溃败的敌军还在困兽犹斗

用“敌军”造句 第4组

31、 ……极力使兵力强大化,集结此兵力而使用于一点,一举而决定胜负。此实为完成作战目的与击破敌军之惟一手段也。

32、 经过一场激战,敌军伤亡惨重,狼狈逃窜。

33、 侦察员猛然扑过去,摁住了敌军的哨兵。

34、 侦察员全神贯注地监视着敌军的动静。

35、 当我军分别舍营时,敌军保持集中姿态,并力图发动进攻,这时对我军来说,总是危险的。

36、 敌军内部哗变,我军不攻自破

37、 敌军派出了一小股骑兵部队快速包抄到后部。

38、 敌军将领告诉士兵,不要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哪怕正的有危险,也要撑得住气。

39、 敌军在我重重包围之下,弹尽援绝,只好缴械投降。

40、 在我边防部队猛烈炮火的轰击下,敌军辙乱旗靡,落荒而逃了。

用“敌军”造句 第5组

41、 主力部队正向敌军步步逼近。

42、 我军的原则是先礼后兵,向敌军展开攻击。

43、 敌军虽有千军万马,然我军众志成城,因此得以创造出以寡克众的奇迹。

44、 敌军兵临城下,为保存有生力量,我们做了战略转移。

45、 敌军寡不敌众,被我军打得节节败退

46、 我军终以暗渡陈仓之计奇袭了敌军白虎团。

47、 在战场上我们迟早要与敌军短兵相接,进行遭遇战,连长要大家心裡先有个準备。

48、 我军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向敌军展开政策攻心。

49、 我军已向敌军攻击,拿下敌占区,是指日可待的事。

50、 敌军官兵听到被包围的消息后,都像冷水浇头,没了生气。

敌军的解释

敌军[dí jūn] 敌军 díjūn[hostile forces;enemy troops] 敌人的全部兵力敌军全部被歼